当前位置: 首页>>县市联播

(宣恩)春行伍家台
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11:37 来源:恩施日报

伍家台茶园。

文/图 范建生

“最美人间四月天”“草长莺飞”“缱绻”“旖旎”……太多美好的词都不足以描写出这美好的春光。那就去感受,择一个晴日,我随省、州民间艺术家一行前往宣恩县伍家台采风。春天的伍家台也迎来了第一批迁徙的燕子,它们低语呢喃,翩翩飞翔,在路口欢迎我们到来。

好山好水孕育好茶。伍家台是著名的茶乡,历史悠久。这里四季分明,土壤中富含硒元素,为茶叶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。相传在1784年,伍家台的茶农伍氏昌臣,将自己制作的茶叶敬献给宫廷,因其“栗香持久,滋味甘醇”,乾隆皇帝细品后赞不绝口,龙颜大悦,随即御笔赐匾“皇恩宠锡”。从此,伍家台的“贡茶”名扬四海。

漫山的翠绿,湿润了双眼,情不自禁深呼吸。靠近茶山,便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清香,以及久违的泥土气息。放眼望去,圆润的茶山一座连着一座,宛如绿色的金字塔,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。被云雾洗涤过的茶园,像绿毯一样洁净葱茏。层层叠叠的茶垄,排列有序,仿佛绿色的旋律,跳动着青春的脉搏,在山峦和沟壑间铺展,构成一轴气势磅礴的诗行。茶山的边缘,是一片片油菜花田,为茶山镶上了一层金边。茶园的绿与油菜花的黄在光影中交相辉映,浸染山野,构成美妙的曲线,远远托起村庄的船帆,美轮美奂。

一条由木板铺成的栈道,由低至高顺势在茶山中蜿蜒穿行,系着三两游人的脚步。偶尔,穿绣襦罗裙的土家女背着茶篓轻盈而过,盘绕的发髻上插着一朵桃花,秀色可餐。尽管脚步轻盈,也惊起一群红嘴山雀,像一片云从这座山飘向另一座山,鸟鸣声打破了满园的寂静。

山顶建有一座茶亭,供人小憩。站在高处远眺,茶山的风光一览无余。此时正值采茶季节,漫山遍野的茶园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。身着红绿衣裳的采茶女,满怀着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期待和深情,纤纤玉手在茶树上灵巧翻飞,不一会儿,带着露珠的针尖般的嫩叶就装满了茶篓。茶山常被云雾环绕,一忽儿在云上,一忽儿在云下,采茶时,心灵手巧的茶姑仿佛连云气也一并带回。山中采茶,把一个故事从岁月里唤出,穿越时空一千年,仿佛就在须臾之间。

“贡茶香,歌飞扬,土家姑娘采茶忙……”一曲采茶歌打断了我的遐想。此时游人越来越多。随着人流来到茶园的一个平台上,观看了三棒鼓、侗族大歌、薅草锣鼓等非遗节目。身穿民族服饰的土家儿女,噙着大山养成的灵气,在歌舞中尽显时代风采,赢得游人阵阵掌声,茶园里欢声笑语一片。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,如今的伍家台小镇,已建成集贡茶文化博览、茶园休憩、茶乡养生、茶事体验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,犹如一个万花筒,每一次旋转都能给游客带来不同的惊喜,亦动亦静,激情又惬意。

一片片绿叶,需要经过精湛的工艺焙制,方能华丽转身为茶。从杀青、做形、摊凉到烘焙、摊放、挑选等十几道工艺,皆循章而行,缺一不可。制成的茶挺直微展,形似雀舌,润绿披毫,清香逼人。在茶坊,一位身穿汉服的姑娘为我们展示了品茶的高雅。泡头杯水,汤清色绿,甘醇初露;二杯水,汤色浑绿中透淡黄,熟栗香郁;三杯水,汤碧泛青,芳香横溢。若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,色、香、味、形不变,有新茶之质,故有“甲子翠绿留乙丑,贡茶一杯香满堂”之说。茶坊里外,慕名前来寻茶、问茶、请茶、品茶的人络绎不绝。以茶会友、以茶代酒,在一杯清爽的甘甜中,品味悠长的回甘,在茶香浸润里感受岁月的回味绵长,也是一大乐趣。

在楼阁择一雅处缓缓坐下,点一杯热茶,茶汤醇香入口,渐渐暖了,人也舒散起来。茶水还剩半盏,澄澈清亮。一枝桃花从楼阁旁逸斜出,赏心悦目。微风吹来,一朵花瓣落入茶杯里,涟漪中叠印着唐宋的明月与今朝的烟雨,透出伍家台的绿,装满伍家台的春。再看茶山,春光里是那么妩媚。